财联社(上海,记者 韩理)讯,日前,深圳投资基金同业公会发布了2020年上半年深圳基金公司发展情况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深圳有30家基金公司及18家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共计7.22万亿,同比增长15.55%。
9月28日,深圳市投资基金同业公会组织召开深圳基金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深圳证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养老金制度改革、税收制度配套、放宽中长期资金入市限制等方面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深圳金融办有关负责人称,将切实给予基金业更大支持,鼓励基金公司扎根深圳、抓住机遇,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公募数量、规模均约20%增速
数据显示,近五年,深圳基金公司公募基金数量及规模均以约20%的增速稳步增长,2019年末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较2015年实现了翻倍式增长。截至2020年6月底,深圳30家基金公司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合计4.11万亿,同比增长24.05%,全国占比24.34%,位居全国第二。
具体来看,开放式公募基金产品共1834只,规模合计4.09万亿,全国占比分别为29.48%和27.26%;非货币理财基金资产规模增长迅猛,共计2.38万亿元,同比增长50.20%。
在基金行业非货币理财基金规模是评判一家基金公司资管规模的重要指标。深圳辖区的基金公司中,有3家公司非货币理财基金规模进入全国前十,分别是博时基金(第4名)、南方基金(第5名)、招商基金(第10名)。根据东方财富统计的数据,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上述三家基金公司的非货币基金规模分别为3883.92亿元、3684.41亿元和2643.6亿元。
此外,鹏华基金(第12名)和平安基金(第13名)分别以2029.14亿元和1897.16亿元的规模,跻身于非货币理财基金规模前20名。其中平安基金的进步显著,2019年底,该公司的排名为19位。
ETF产品规模方面,2020年上半年深圳有2家基金公司进入全国前十,分别为南方基金(第5名)和博时基金(第9名);另有平安基金(第14名)和鹏华基金(第18名)跻身ETF产品规模前20名。
在权益基金部分,2020年上半年,深圳基金公司累计新发权益类基金106只,累计首发权益类基金规模1902.15亿,比2019年同期累计首发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了1481.07亿,增幅达351.74%。
其中,南方基金、招商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博时基金和鹏华基金等五家基金公司的权益金规模居于深圳基金公司中的前列。
这份报告不仅关注到了排名靠前的公司,同时也关注了一批扎根于本地资本市场的中小基金公司。在与大型基金公司形成互补的同时,也有不容忽视的行业马太效应明显,两极分化的现象。
一组数据表明,深圳管理规模排名前五的基金公司约占总规模65%,净利润总额排名前三的基金公司约占总利润44%。而一些新设公司、小型公司却仍在挣扎在盈利线上。数据表明,深圳地区有3家基金公司连续3年亏损,6家公司净资产低于1亿元,个别公司净资产接近4000万元红线,持续经营能力有待加强。
基金子公司招商财富与平安汇通表现突出
这份报告中,还提到了并不常被讨论的基金子公司的发展情况。
在去杠杆、去通道背景下,基金子公司资管业务规模持续下降。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深圳18家基金子公司存续产品规模0.97万亿元,同比下降20.91%,占全国25.41%。
通道类产品规模已经连续三年下降,规模合计0.47万亿,占比48.37%。不过,在通道业务占比持续下降的同时,资产证券化业务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截至2020年二季度,主动管理类产品规模0.50万亿,占比51.63%。深圳地区基金子公司上半年资产证券化产品累计备案只数46只,备案规模461.96亿元,同比增长155.56%和170.50%。
具体来看,在深圳地区基金子公司排名第一的是招商财富,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月均规模为3469.17亿元;其次是平安汇通,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月均规模为1290.21亿元;排在第三的是博时资本,月均规模达1184.26亿元。
此外,南方资本、红塔资产、鹏华资产等基金子公司分别以625.38亿元、621.22亿元和561.44亿元的规模居于2020年二季度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余军规模前20的行列。
上述对基金子公司的转型整改只是深圳对公募基金行业监管中的一项。自《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同业通道业务规模大幅下降,诸多违规问题得到重点整治。
截至2020年6月底,深圳基金公司及子公司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产品只数较整改期初减少了1455只,减幅达43.89%;产品规模较整改期初减少了1.16万亿,减幅达54%。其中,同业通道业务规模明显下降,通道类、嵌套类等产品较整改初期压降约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