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上海,记者 丁艳)讯,当前,全球疫情未现明朗,国际形势扑朔迷离,其蝴蝶效应牵动整个保险资管行业,资管新规过渡期临近尾声倒逼金融市场加速改革,险资投资将如何乘风破浪,化险为夷?
平安资管副总经理张剑颖认为,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是保险资管公司展示能力优势的重要载体,需找准发展路径,发挥自身差异化竞争优势。其应坚定第三方展业,在外包首席投资官(OCIO)模式与资产配置解决方案、FOF、MOM产品等业务领域再做创新。
同时张剑颖指出,未来保险资管公司可在加强与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全方位合作、引导养老资金加大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配置力度及抓住国内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契机这三大领域做好提前布局。
组合类资管产品需发挥差异化竞争优势
张剑颖指出,组合类产品未来要在大资管竞争格局中与业外机构同台竞技,必须找准发展路径,发挥自身差异化竞争优势。
首先,继续服务好保险主业。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经济下行、低利率、资产荒、风险加剧等多方面的挑战,保险资管公司须通过市场化竞争,将组合类产品作为保险资管行业能力输出的重要载体,发挥中长期产品的优势,丰富市场中长期投资工具和金融产品供给,满足保险资金在复杂环境下的配置需求,进一步提升保险资金运用的市场化水平和运作效率。
其次,大力发展第三方业务。保险资管公司的长期绝对收益投资能力与社保基金、地方养老金、年金、个人养老金等长期资金的需求高度匹配,其低波动绝对收益投资体系也与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需要相契合。
截至2019年末,保险资管行业的第三方资金总计4.93万亿,占比26.05%,其第三方业务不断发展,业务占比持续提升。
同时,张剑颖认为组合类产品可在传统优势能力之上再创新。首先,探索外包首席投资官(OCIO)模式与资产配置解决方案,保险资管公司可探索买方投顾业务,从过往的“单一产品销售”模式转变为“配置建议输出+组合销售”模式,并且可以衍生到为不同类型客户提供定制化投资解决方案,包括资产配置服务、全委托服务以及资产负债管理服务等,将积累的整套经验通过服务化形式输出。
其次,发展FOF、MOM型组合类产品。FOF、MOM产品具有多元资产、多元风格、多元管理人的特点,天然符合保险、银行等机构对于多元投资、分散投资、稳健投资的需求,而FOF、MOM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资产配置以及管理人与策略的动态调整,这恰恰是保险资管的“看家本领”。
未来可在三大领域提前布局
张剑颖认为,保险资管公司未来可在三大领域提前布局。首先,加强与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全方位合作。随着资管新规和银行理财新规的实施,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成立,面临产品净值化转型、改善资产负债匹配、加强多元化投资能力等多方面任务。保险资管公司可基于自身的特色与经验,分享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固收+、绝对收益权益投资能力以及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定制化的资产配置、产品策略和资产负债管理解决方案,帮助银行理财实现净值化转型下的绝对收益目标。组合类产品作为媒介,可促进银保优势互补、协同发力。
其次,引导养老资金加大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配置力度。3月银保监会正式下发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已将基本养老金、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明示为产品投资者,这是因为养老金与保险资金的性质非常类似,都面临固定的资金成本和资金收取、支付的流动性要求,具有负债驱动的性质,在投资目标上追求绝对收益。保险资管公司通过长期管理类似需求的保险资金,具备长期稳定的投资业绩,与养老资金的需求高度匹配。
同时,保险资管公司要抓住国内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契机,积极拓展国际业务。保险资管公司的国际客户可以涵盖海外的主权基金、养老金、政府基金、大学基金、保险公司等大型机构。其可以考虑全委托、投顾、合发产品等多样合作模式,保险资管公司能够向国际客户提供的服务包括投资中国境内外债券、A股、港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