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坊里蒸腾的热气,唇齿间豆腐的醇香,氤氲了黑白照片记录下的那段时代整个张家庄村的记忆,征服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半座济南城的味蕾。
因制作工艺的不同,豆腐有卤豆腐、膏豆腐之分。卤水“点石成金”,制成的豆腐就是卤豆腐。石膏“点睛之笔”,制成的豆腐就是膏豆腐。卤豆腐绵密厚重,但水分不足,俗称“老豆腐”;膏豆腐细腻顺滑,但韧性欠缺,俗称“嫩豆腐”。张家庄村出产的豆腐既非卤豆腐也非膏豆腐,而是同时吸纳了二者优点,巧妙避开了二者不足的半卤半膏豆腐。可不要小看了这半卤半膏,他既爽滑又弹韧,可谓吸纳了日月之精华,集卤豆腐之“才华”与膏豆腐之“美貌”于一身,想不服都不行。尝一口,禁不住生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慨。
张家庄村的豆腐好,吃起来也有讲究。豆腐必须趁鲜吃,久存就会失去应有的风味。豆腐可蒸、可炖、可炒……任何做法都无法掩藏张家庄村豆腐的香醇。而所有选择之中,炒真正能把张家庄村豆腐的美味充分释放,炒制过程中颠勺的程序必不可少,非颠勺不能把张家庄村豆腐的优势展现到极致。豆腐被颠到半空,凝而不散,弹而不碎,好豆腐理应如此。至柔与至刚的交相辉映,豆腐与铁锅的交互碰撞,激发了豆腐潜藏的美味。一盘简洁但不简单,朴素但不普通的家常菜——炒豆腐出锅了。在张家庄村人看来,喝一碗泛着微苦的浓稠豆浆,来一口蒸腾着热气的豆腐,这才是生活,这就是幸福。
于爱吃豆腐的人而言,豆腐是舌尖上的味道、是脑海中记忆、是挥之不去的执念。于张家庄村民而言,豆腐则意味着起早贪黑的辛劳、意味着富足美好的生活、意味着精益求精的传承。八九十年代的张家庄村“村穷人不穷”,只要掌握了豆腐的制作技艺,小康生活就在当下。全村700户人家400户在做豆腐。粗略算下来,一天需要消耗掉三万斤黄豆。用心制作豆腐就是张家庄村的致富经。泡发、研磨、过滤、熬煮、除沫、点制、滤水、装模、压制……每一道工序都臻于至善,才造就了这平价的美味。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制作豆腐早已不是张家庄村村民的主要营生,但是豆腐却依然是张家庄村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是张家庄村人引以为豪的记忆,方寸豆腐助推了八九十年代张家庄村的发展,也承载了八九十年代张家庄村民一代人生存的重量。豆腐是记忆,是生活,更是张家庄村自强不息的文化传承。(济南市槐荫区腊山街道办事处张肖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