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9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成绩公布,济南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查,在全国28个省会(首府)、副省级城市中位列榜首,实现年度测评“三连冠”。
“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整体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对于创建地区增强综合竞争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发现,在这两年的文明城市评测当中,济南和杭州连续蝉联了这个榜单的前两名。这两个城市之所以能够在“文明创城”的进程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它们也有很多共同点,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2016年,杭州先行启动了城市大脑,之后济南的城市大脑也大踏步进入到发展的快车道,目前两个城市大脑对济南和杭州的文明提升,也旗鼓相当。显然以城市大脑作为智慧中枢,可以推动文明创城的建设。另外,杭州有阿里,济南也有浪潮,这证明了城市与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更能够将“智慧”融入到文明创城的发展当中。
从济南和杭州,两个智慧先行的文明城市,我们看到了智能化水平,成为了衡量城市治理能力的新标准。
智慧城市进入“文明创城”的新节奏
在智慧城市的背景下,理解文明创城,大量的城市服务流程正变得智能化,为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提供了超乎想象的便利条件。很显然,文明城市的进程与智慧城市的理念息息相关。
早在信息化时代就有了数字城市的建设目标,到互联网时代又出现了无线城市,直到数字化时代才明确了智慧城市的理念。在此过程中,我国的智慧城市,也走过了好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由技术驱动的项目模式,主要以政府单条线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为主要模式,但并不注重数据的横向打通和共享。解决的问题,也偏重于单点式的。
第二个阶段,是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等新兴技术的成熟,以集合多行业、多需求、数据融合共享为代表的场景式应用,逐渐成为驱动智慧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例如“互联网+”政务就是这个阶段典型的产物,它打通了多个委办局的业务数据,将多个业务部门负责的事务集合到一个场景中进行解决,这个阶段的智慧城市已初具雏形。
第三个阶段,是真正意义的智慧城市时代,因为海量的政务数据、社会数据(如互联网数据等)被实时的汇聚、共享和在线计算,从而衍生出大量新的需求。城市治理上升到决策层,智慧城市不仅要解决眼下的具体问题,更要为今后的五年甚至十年的智慧建设奠定基础。
同时,智慧城市的第三阶段,也是文明创城做到真正落地的阶段。文明的构建,需要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而数字经济已成为了新基建与智慧城市之间的“纽带”。智慧城市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需要新基建作为“底座”,而新基建的价值和意义又需要在智慧城市中得到体现。这两“新”的交汇与发展,就是文明创城的未来愿景。
以人为本,是文明创城的价值体现
中国的文明创城,正在为数字经济带来勃勃生机。今年3月,科技部把济南、重庆、成都、西安列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这些新崛起的城市表现出来较高的建设水准。
以智慧济南为例,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三连冠”,已说明济南在智慧城市的先进治理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我们知道,城市治理往往需要解决的是市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城市大脑作为智慧城市的“中枢神经”,也必须要在城市治理、电子政务、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等诸多场景作为智能化的管理和升级。
例如2016年,阿里云第一个推出城市大脑计划,选择的第一个场景,就是交通治堵。杭州先行试点城市大脑,创新的推出“延误指数”,通过车辆全样本分析、数据全流程监管,让交通信号灯的控制算法越来越“聪明”,通过治堵创造了新的交通体验,让市民感受到了智慧的意义。
在济南,城市大脑同样在改变着一些关键场景的智慧。如“济南交通大脑”,正管理着大量“会思考的信号灯”,信号灯会根据路面车辆数量、拥堵情况等自动调整配时方案,使车主避免长等红灯之苦,以前上百名警力才能完成的疏导任务,现在短短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可见,无论是杭州,还是济南,所瞄准的场景和方案都是不谋而合的。
而济南除了通过智慧赋能城市场景,也在赋能城市的管理者。比如智慧的城管系统,已经可以覆盖10区2县,纵向连通“市、区、街”三级,横向连通23个市直部门,构建起“两级指挥、三级处置、多级协同”运行机制。让路长成为发现问题的眼睛、解决问题的帮手、联系群众的纽带、监督落实的镜子;再比如,浪潮在济南浪潮路、郭店街道等安装的智慧灯杆,不仅可以实现智慧照明、大大降低能耗,还可集成空气传感、噪音检测等多元传感部件,实时查看到视频监控、风速,温度,湿度、pm2.5等数据,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道路守护神”。
过去的智慧城市,之所以让人印象不够深刻,是因为没有做到科技“以人为本”,而从济南和杭州等地的智慧城市来看,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智慧,做到了让智慧城市的建设不再流于形式,这也是智慧在文明创城当中,体现的实际价值。
“泉城”的智慧,文明创城的新标杆
任何一个城市管理的难度都是超乎想象的,而当大量的数据汇聚之后,城市也一定需要一个像“大脑”一样的中枢去管理每一个场景的智慧应用。城市大脑的本质就是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优化城市管理,每个文明城市都应该匹配一个城市大脑。
2016年,阿里云率先发布了的"ET城市大脑",在今年6月升级到3.0版,更强调数据智能,通过感知能力的强化,致力于全城市要素数据的智能化深度融合。今年5月,百度智能云发布了《百度城市大脑白皮书》,通过充分进行多源数据的时空关联融合,提供"时空动态"的城市感知和多方数据融合协同的能力,并以数据为驱动力,提供全栈AI的智能协同响应,实现对城市全要素全状态的全景洞察和发现。
浪潮的城市大脑,则提出了“一中台四协同”的方案,围绕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治理“一网统管”、经济运行“一网通览”、城市生活“一码通行”四大场景,打造“一人一码、一物一码”城市治理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浪潮设计了城市驾驶舱,可以让智慧城市变得可知可感,在此基础上,浪潮提供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可视化系统,汇集人口、交通、经济、安全、环境等领域数据,通过不同维度的数据呈现,全面、直观、准确地洞察城市运行态势。
不难发现,这些“城市大脑”,都是建立在全方位感知,利用新兴技术,和对整个城市要素的全面融合。
当然,做到全方位感知的前提,是数据链条的完整和汇聚。单纯依靠政府数据,或者单纯依赖互联网数据,都对造成智慧的缺失。
在数据维度上,浪潮一直具备自身的优势。如济南的城市大数据平台不仅接入了政府数据,还接入了互联网数据和物联网数据。基于城市大数据平台,济南建成了人口、法人、基础地理信息、电子证照基础库,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体系基本形成。目前,济南共享交换平台已汇聚6亿余条数据,累计为43个市直部门提供数据交换4.9亿条,服务调用7500多万次;济南公共数据开放网累计开放2600余万条数据,文件下载42万余次,接口调用3000多万次。高效的数据共享交换,有力推动了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互联互通、协同共享,为“一网通办”和“不见面审批”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而文明创城的最终目的还是以民众为中心,提供智慧的服务。所以,城市大脑的本质,是为城市生活打造一个数字化界面,市民凭借它触摸城市脉搏、感受城市温度、享受城市服务。
据了解,阶段济南城市大脑目前已整合50个部门、12个区县、19个业务系统,实现四大领域(“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经济发展”)、68个典型场景的联动。如医院预约挂号、会思考的信号灯、养老待遇静默产品认证等多个场景,都大幅增强了用户的体验。
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独特的属性和风貌,每个城市也应该有符合自身发展逻辑的城市大脑,济南的城市大脑所表现的固然是“泉城”的智慧,但济南与浪潮,对数据运营的开放思想,推动技术结合场景的融合理念,以及对文明创城建设的决心,都应该很多发展中的城市重点参照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