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特别国债今日开闸发行。6月18日,1000亿抗疫特别国债在财政部政府债券发行系统上公开招标,并于午间公布利率结果:5年期抗疫特别国债中标利率2.41%,7年期抗疫特别国债中标利率2.71%。6月23日起上市交易。
据财政部官网公告,此次发行的抗疫特别国债共分两期同时发行:一期的发行期限为5年,二期发行期限为7年,规模分别为500亿元。
与以往两次特别国债均主要采取“定向发行”不同,今年1万亿元的抗疫特别国债将采用市场化方式,全部面向记账式国债承销团成员公开招标发行。承销团成员既包括有国有四大行,也有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等区域性商业银行。同时,个人投资者也可在交易所市场、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开通账户,参与抗疫特别国债的分销和交易。
“我们已经接到特别国债债券面向个人投资者的通知,预计6月19日起就可以买了。目前利率还没确定,预期5年期利率在2.55%-2.59%上下,7年期利率在2.88%-2.92%上下。”6月18日,广东佛山一家国有四大行网点的工作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特别国债具有安全性和收益性相结合的特征,收益率高于银行存款基准利率,是无风险的最高级别债券。”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均衡发行节奏
除同时发行的第一、二期国债,6月23日还将有700亿元的第三期1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发行。
从6月中旬到7月底,1万亿的特别国债将会全部发行完成。
多名市场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此次抗疫特别国债将均衡发行节奏。珠三角某国有四大行地区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从过去中央关注长线资金的表态来看,此次特别国债将以10年期为主,适当搭配5年、7年期。“10年期发行规模估计为7000亿元,5年期、7年期则分别发行2000亿和1000亿元。”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对金融机构而言,特别国债既是优质的无风险资产,疫情冲击下,也是金融输血实体经济的客观要求,“预计承销团成员将会积极认购,导致最终利率可能略低于同期限的国债收益率”。
这也与6月17日财政部国库司有关负责人回应特别国债发行时强调利率会“随行就市”的表态一致:作为记账式国债,特别国债利率通过国债承销团成员招投标确定。
截至6月18日,5年期、7年期、10年期的记账式国债收益率分别约为2.5%、2.8%、2.8%。
一位资深FOF(基金中基金)基金经理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不少投资者习惯比较国债与存款的收益率,但从投资对象的性质而言,两者没有可比性。“特别国债进入二级市场流通后,交易价格将随着市场变化而波动,这种波动与宏观经济运行周期、市场利率水平等要素密切相关。”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在完全市场化的发行和交易机制下,特别国债发行之后,如央行频繁加息,特别国债交易暂时可能出现“贬值”;但当利率下行,特别国债又将出现“升值”现象,这部分盈亏均需要投资者自理。
央行降息护航
抗疫特别国债发行开闸,资金面承压。
6月18日,央行发布公告:为维护半年末流动性平稳,开展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2%,与前次持平;7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下降20BP至2.35%,此前为2.55%。
这是央行时隔逾四个月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此前,7天期逆回购利率已经下调。
纵观近期央行的OMO(公开市场操作)不难发现,央行在短期内的操作频率较5月有显著增加:6月8日至12日,每个交易日,央行都开展了逆回购操作,以保证流动性合理充裕。
针对市场对万亿特别国债发行造成的流动性隐忧,财政部国库司有关负责人在6月17日晚回应表示,为保障抗疫特别国债平稳顺利发行,财政部将充分考虑现有市场承受能力,按照大体均衡的原则,尽可能平滑各周发行量,稳定市场预期。
中信证券研究部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指出,央行大概率会出手缓和特别国债发行造成的资金面波动。“近期,央行公开市场的短期限操作频率明显增加,可能意在维持一个偏松但又不至于像之前那样过于宽松的状态。”
“本周发行特别国债1000亿元,占总额度1万亿元的10%,规模有限,而且上个月已有1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前发行,降低了本月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压力。因此,首批特别国债的发行,不会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压力。”温彬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5月中上旬,市场流动性相对宽松,市场隔夜利率一度运行在1%下方,金融机构“滚隔夜”加杠杆、期限错配交易增多,资金出现空转和脱实向虚。“从5月下半月开始,为抑制资金套利,央行对公开市场操作进行边际调整,隔夜利率也开始逐步向短期政策利率靠拢。”
“从历史上看,货币政策大概率会为政府债券发行营造出相对宽松的融资环境。但流动性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还是降准进行投放,分歧依然存在。”上述珠三角国有四大行地区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就5月下旬央行暂停公开市场操作来看,央行依然试图着力避免资金空转现象,“预计货币政策仍会保持边际宽松,但是宽松的高点可能已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