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新闻 >

两年赚近半,中信减持金拱门为哪般?

2020-01-10 10:30:21来源:网易
© Reuters.两年赚近半,中信减持金拱门为哪般?© Reuters.两年赚近半,中信减持金拱门为哪般?

两年后回头看,金拱门会下金蛋。

2017年7月31日,中信股份 (HK:0267)、中信资本和凯雷宣布完成收购麦当劳 (NYSE:MCD)中国大陆和香港业务(麦当劳中国管理有限公司)的控制权益,总对价为18.32亿美元(约合143.13亿港元)。其后于2017年10月,麦当劳中国更名为金拱门。

收购完成后,Fast Food Holdings Limited、凯雷和麦当劳(MCD-US)分别持有麦当劳大陆和香港业务的52%、28%和20%权益,Fast Food Holdings Limited凭52%的持股成为控股股东。

中信股份和中信资本分别通过出资3.09亿美元(约合24.11亿港元)和1.93亿美元(约合15.09亿港元)持有Fast Food Holdings Limited的61.54%和38.46%权益。换言之,中信股份通过于Fast Food Holdings Limited的控制性权益,持有麦当劳大陆和香港业务的32%有效经济效益。

2020年1月8月,中信股份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委托转让Fast Food Holdings Limited的42.31%股权,相当于麦当劳中国管理有限公司的22%权益,转让底价为21.72亿元人民币,等值3.159亿美元。与此同时,中信股份将随这次股权转让收回持股比例42.31%对应的股东借款16.93亿港元(约合2.17亿美元或15.26亿元人民币)。

不考虑收回的股东借款,按中信股份两年前的出资额计算,这宗买卖或赚1.03亿美元(约8.07亿港元),收益率高达49.06%,见下表。

美国的麦当劳躺赚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的出售当中,麦当劳已经赚到偷笑。2017年当年麦当劳在年报中透露,通过出售中国大陆和香港现有业务(包括2700多家店)赚得10亿美元的账面税前收益,需知道根据中信股份的公告,总对价为18.32亿美元,赚了一半以上!

出售中国大陆和香港业务以后,麦当劳赚得更多。麦当劳的收入主要来自直营店和特许经营收入。2015年推出重整计划后,麦当劳开始着手大幅提高特许经营店的占比以降低经营开支,到如今成绩斐然。2018年开始,特许经营收入开始超越直营餐厅销售额,成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麦当劳的特许经营业务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为常规的特许经营模式,收入分为租金和特许经营收入,麦当劳向获授权经营餐厅的承包商出租自有物业或签订长租约的物业,并向其收取租金,同时按特定的销售额比重收取特许经营收入和初始费用,麦当劳会酌情与获授权人按比例出资扩张业务;另一种为发展型特许经营模式,由获授权人自行租赁场地并支付所有费用,麦当劳不支付一分钱,但是会收取初始费用并按照一定的销售额比例收取特许经营收入,而这个比例根据具体市场的发展情况厘定。也就是说,不论这些餐厅是否盈利,只要有生意,麦当劳都能躺赚,而无需承担经营开支。

中国大陆和香港业务出售后是按照发展型特许经营模式经营,同时麦当劳保留20%的权益,也就是说麦当劳在躺赚的同时,还能额外收取20%的应占利润,怎么算都是稳赚的生意。

反观中信等接盘侠,需要承担一应经营开支和各种风险,还要向商标持有者麦当劳支付一定的费用。尽管中国保持令人满意的消费增长,但利润并不见得肥美。

中国的麦当劳利润有所下降

中信在2017年的业绩中透露,麦当劳中国于2017年7月3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贡献的收入及应占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分别为95.15亿港元和1.37亿港元。将应占股东净利润换算成合并净利润,则净利润率为4.21%。相比较而言,中信2017年的归母净利润率高达9.74%,麦当劳中国的利润实在算不上吸引。

北交所的挂牌信息也显示,中信拟出售的控股公司2018年净利润率只有4.65%,相较中信同期的归母净利润率为9.42%;2019年前11个月净利润率更跌至3.51%,而中信2019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率高达12.09%。以此来看,麦当劳中国于它显得很鸡肋。

总结

中信的业务涵盖金融、资源能源、制造业、工程承包、房地产以及出版、消费和服务等各行各业。在收购麦当劳中国之后,中信通过其自身资源和渠道协助麦当劳扩张和布局。截至2019年11月,中国内地有超过3300家麦当劳餐厅,员工人数超过19万。根据收购后的五年计划,中国内地麦当劳餐厅将从2017年时的2500家增至4500家,开设新餐厅的速度将从2017年每年约250家逐步提升至2022年每年约500家,试想那将是多大的资本开支和运营开支。

以此来看,中信在恰当的时候适时减持实属聪明之举。不过中信还将保留10%的经济权益,仍可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有报道指中信资本很可能成为这部分权益的买家,也许这其中有集团自身的考虑和布局也说不定。

无论如何,以目前的价格来看,对香港上市公司中信应该是利好的,加上收回股东借款,也许能从一定程度上巩固其资产负债状况。

在2018年的“港股100强”评选中,中信排名12位,上升了10位。2019年上半年,该公司保持温和的收入和盈利增长,盈利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新一年的评选是否有更上一层楼的表现?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