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记者 章遇创业板注册制落地运行一月有余。截至9月28日,注册制下登陆创业板的股票数量从首批的18只增至35只,总市值合计约达3455亿元。其中,稳健医疗(300888.SZ)、康泰医学(300869.SZ)、维康药业(300878.SZ)3家生物医药企业的市值分别为521亿元、453亿元和49.8亿元。
从2018年港交所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到A股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先后落地实施,国内生物医药企业的融资渠道正在不断拓宽,对于上市地点也有了更多样化的选择。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建立了更多元化的上市条件,综合考虑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等指标,设置了多元化更丰富的上市条件。”9月27日,深交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沙雁在第五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表示,“我们允许未弥补亏损的企业上市,大幅度提高对生物医药类创业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同时为未盈利企业留出政策空间。”
生物医药成创业板第一大市值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门槛、高风险、长周期的特征,且研发投入金额大,前期收益小,多数企业难以依靠自身的积累突破研发和持续成长的困局。资本市场与生物医药产业的结合具有天然的互补性、相辅性。
从全球市场来看,生物医药产业在技术进步与需求增长的双向驱动下,已经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近年来,生物医药行业掀起了一股“上市潮”。
沙雁在会上分享了一组数据:在过去的2018年、2019年,分别有76家和54家生物医药公司在全球各交易所上市,首发募集资金累计超过160亿美元,是除金融业以外上市数量最多、融资额度最大的细分产业。从2014年起,美国市场IPO中行业占比最大的就是生物医药相关企业,上市家数稳定在已上市企业的40%左右。
创业板也已形成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效应。
据沙雁介绍,截至目前,创业板有69家医药生产研发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2万亿元,占创业板总市值的比例接近15%,是创业板的第一大市值产业。其中,有2家公司的市值已超过千亿,10家公司的市值超过300亿元,涌现如智飞生物(300122.SZ)、康泰生物(300601.SZ)、康龙化成(300759.SZ)、贝达药业(300558.SZ)等一批细分行业的龙头。
再融资方面,69家公司在上市以后通过各种融资工具,在资本市场融资近千亿元;69家公司的平均研发强度接近10%,九成以上的公司拥有国际或国内的领先技术。
“市场对生物医药企业的认知度也在快速提升,目前我们可计算的市盈率已经达到83倍。”沙雁表示。
创业板改革的关键变化
当前,创业板改革和试点注册制是国内资本市场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方面,我们建立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基本框架,系统完善了交易、再融资、日常监管、退市、投资者保护等一些基础性制度;另一方面,我们也在统筹推进增量和存量的改革,为全市场推行注册制积累经验。”沙雁表示。
对于创业板改革中的关键变化,沙雁指出,除了建立更多元化的上市条件,还建立了更灵活的定价机制。“我们放开了发行市盈率的限制,建立以专业机构投资者为参与主体的市场化询价定价机制,发行价格和募资金额都能够有效匹配,更好地服务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
另外,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审核制度之下,审核的时效性,可预期性大幅度提升。沙雁介绍称,创业板实施注册制后,前期上市审核时间是3个月左右,证监会注册大约15天,这个时间很好满足了企业发行上市相关稳定预期的形式。
为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沙雁表示,下一步深交所还将推进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发挥股权融资功能,通过首发、并购等方式支持生物医药企业登陆深交所;二是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发行公司债、双创债、ABS等产品帮助生物医药企业充分运用债务融资工具;三是进一步强化市场培育服务,促进形成专业化的生物医药风险投资市场。